通博_通博国际¥【游戏官网】

图片

杭州市体育局通博_通博国际¥【游戏官网】:市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第56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 2024- 06- 14 09: 43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 杭州市体育局
分享:

民建杭州市委会:

贵委在市十二届政协三次会议上提出的《通博_通博国际¥【游戏官网】:补足运动医疗康复服务短板,打造国际赛会之城的建议》收悉,感谢贵委对杭州体育事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市体育局高度重视,联合市卫健委对贵委提出的提案进行了认真的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主要举措

(一)强化顶层设计,构建三级康复医疗救治网络

康复医疗工作是卫生健康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发展康复医疗服务对全面推进健康杭州建设,着力构建全民全程健康服务体系等具有重要意义。《杭州市区域卫生“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支持市、区级康复医院建设,推动部分一级、二级医院转型为康复医院”“县(市)至少有1所县级公立医院设置康复医学科”。同时,市卫健委、市体育局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卫生健康委《通博_通博国际¥【游戏官网】:印发加快推进康复医疗工作发展意见的通知》和省卫生健康委《浙江省加快发展康复医疗服务实施方案》,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形成部门合力,积极推进我市康复医疗服务工作。

2022年,市卫健委确定了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杭州市中医院为市级康复(中医康复)医疗诊治中心,承担全市康复医学技术指导,专科建设引领示范,市级临床实践能力培训基地等职责,进一步提升我市康复医学服务能力建设。同时,积极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康复医疗服务,将康复治疗室(科)作为镇街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优质服务基层行创建的基本标准评价指标,并将康复医学科设置纳入社区医院评价重点指标,推进基层医疗机构康复医学能力建设。积极推进医共体成员单位开展适宜的康复诊疗服务。2023年杭州市康复医院正式投入使用,设置床位249张。目前,全市共有康复医院19家,康复医疗中心3家,292家综合医院、中医院、护理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康复医学科(中医康复科),初步形成市、县、镇街三级康复医疗救治网络。

(二)强化部门协同,创新开展体卫融合试点工作

杭州是国内较早探索体育与医疗资源整合协同的城市。2016年《“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首次提出“体医融合”,全市遴选9家市级医疗机构,联合探索我市“体医融合”工作。2021年“体医融合”向“体卫融合”转变,市体育局、市卫健委联合下发《通博_通博国际¥【游戏官网】:推进杭州市“体卫融合”运动促进健康指导中心试点工作的通知》,率先推动国民体质监测站点与市级医疗卫生机构合作,推广常见慢性病运动干预项目和方法,倡导“运动是良医”理念。打造了4家体卫融合“运动促进健康指导中心”试点单位,针对老年人(杭州市五云山医院)、成年人(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妇女(杭州市妇产科医院)、儿童(杭州市儿童医院)等4类人群开展国民体质测试、科学健身指导及运动处方服务,截至2023年底,共有1.2万余人接受科学健身指导服务。同时,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杭州市康复医院等医院开设运动医学和科学健身专科门诊,给市民提供专业的运动康复处方,充分发挥健康促进、慢性病预防和康复等方面的特色作用。同时,以健康浙江考核为引领,通过与区县(市)医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合作,配置国民体质测试器材,2023年杭州市13个区县(市)均建成2个运动促进健康“体卫融合”功能服务站,全市每年进行2000余例样本监测和40500人次随机预约测试,实现国民体质测试县域全覆盖。2021年以来,杭州市国民体质监测合格率均位列全省第一。

(三)利用高校资源,加快打造杭州体育医院

整合杭州师范大学体育资源,依托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以下简称市二医院)全面推进运动医疗康复和体卫融合科研学术和研究工作。2020年市二医院成立全国首家马拉松运动医学研究所,运动医学科获得市级医学重点学科,组建了国内的相关研究联盟,围绕马拉松运动开展了20余项科研课题,获得相关实用专利。2021年中华老年医学会运动医学会落户该院。2022年,杭州市医学会体卫融合分会成立,组织开展了学术会议、科普讲座、体育赛事保障等一系列活动。2023年,市二医院挂牌“浙江省国民体质与健身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体卫融合研究室”,举办了第一届中国体育与健康大会、“全国运动医学影像高峰论坛”等高规格活动,2023年12月市卫健委批准市二医院为杭州市体育医院。市体育局、市卫健委将合力推动市二医院马拉松运动医学研究所建设,打造国家重点实验室。杭州市陈经纶体育学校也已经与市二医院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将在医疗服务、科研课题、共建门诊等方面展开合作。

二、下一步工作

(一)夯实人才队伍,加大运动康复人才培养力度

一是开展临床医师(助理)增加康复医学注册范围培训工作。针对县级及以下卫生机构未取得康复医学住院医师规培的临床医师(助理)开展6个月的全脱产学习,可获得康复医生增加注册培训合格证,增加康复医疗供给。二是持续做好基层医务人员体卫融合交叉培训。市级“体卫融合”运动促进健康指导中心每年开展师资培训,为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基层全科医生业务指导工作,逐步建立运动医学相关人才队伍库。从公立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中选择性地培养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使其具备指导科学健身、开具运动处方等能力,截至2023年底,共选送市区两级500余名医疗卫技人员参加业务培训,培养新型体卫融合交叉学科人才40余人。三是进一步加强运动康复人才培养引进力度。推动高等院校、医疗卫生机构、科研单位、市场主体、社会组织加强合作、协同创新,大力发展运动医学、运动康复、运动人体科学等专业,培养体卫融合专业人才。目前浙江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杭州师范大学均设有运动训练及运动康复专业、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等相关专业。积极引进国际著名运动医疗康复机构在杭设立分支机构,鼓励杭州尤看运动医学诊所、彩虹鱼康复护理医院、普利复健运动医学中心、佰仂运动康复中心、赫尔辛康体卫融合创新中心等在杭运动康复领域企业多渠道开展高水平国际合作。市体育局、市卫健委将持续深化与省市相关高校以及社会力量合作,优化产学研一体化培养模式,扩大运动医学和康复人才培养规模。

(二)强化数字赋能,持续推动健康产业发展

一是不断丰富体育卫生健康类数据库。依托杭州城市大脑和杭州市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建设,持续强化数据归集功能,建设机能监测、营养补剂档案库,“体卫融合”数字化档案库,实现“体卫融合”闭环管理。二是做大做强医药制造业,积极开发新型便携式诊疗与康复设备。培育高端健康管理市场,支持发展健康咨询产业,持续发展互联网医院、远程医疗等新型业态,构建健康信息服务产业链和产业集群。三是建立智慧运动促进健康中心。常态化提供体育科学研究、反兴奋剂、体质测试、运动处方、运动损伤预防和康复等服务,推进重大疑难疾病体育预防康复、运动特色疗法等研究,提供全年龄段、全生命周期的“体医康养护”运动健康促进与管理服务。

(三)加强宣传引导,全面推进“体卫融合”健康医疗

将“运动是良医”“体卫融合”作为健康宣教的常规内容,把运动作为公共卫生的重要内容,将体卫融合纳入医院评级的指标体系中;发挥临床医生和健康管理人员在科学健身行为干预中的积极作用,促进从业人员积极参与健身运动,发挥示范和带头作用;重点推进重大疾病防治、“一老一小”体育运动处方干预,优化体质测试、运动风险评估等评估体系,将体检筛查、健康管理、运动防护、运动康复、训练指导进行有机结合。通过电视台、公众号、融媒体等多种平台向广大群众提供传授健身技能、宣传科学健身知识;依托基层体育委员履职,广泛开展各类全民健身活动和科学健身指导1万场,举办市民喜闻乐见的运动健身和科普教育活动,如体卫融合全民健身主题活动、市民体育科学大讲堂等,让杭州市“体卫融合”落地落实落细,让体卫融合的成果惠及千家万户。

下一步,我们将根据贵委的建议,进一步补足运动医疗康复服务短板,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加快打造国际赛事之城,努力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和医疗保障公共服务体系。

最后,再次感谢贵委提出的宝贵建议,希望一如既往地对体育事业给予关心和支持!

联系人:张林翎(杭州市体育局群众体育处)

联系电话:0571-89583304